Artist in residence
Horanggasy Creative Studio, Gwangju, Korea
(2 months)

0614
重感冒的身體,疲勞的眼睛底下的光州或許還不是最準確的,但目前似乎是個奇怪的城市。
奇怪並不是用來表示負面的詞彙。
拍打肚皮演奏的男子,走過的路人彷彿是他的觀眾,敲擊得更起勁了。
裹著厚重羽絨大衣,站在路邊動也不動的大叔。
不做熱拿鐵的咖啡店。點熱拿鐵會多附一小杯熱牛奶的咖啡店。
瘦小的貓到處遊走,有時候比路上遇到的人還多。
一整排招租的店面。但也有一組看完店面出來,請我幫他們拍合照的青年們。
拆了又拆、補了又補的房屋。
在有些奇怪的地方,連買書都不一般。
這裡似乎很多獨立小書店,買了一本一直想買卻不知道為何一直還沒買的書,拆了透明膜、翻開,發現字是顛倒的。
跟在書店試閱的閱讀經驗很不一樣,不知道要拿到這樣裝訂的版本機率是多少呢。
甚至在想,回去跟書店老闆分享,他會不會也覺得很神奇。
等到,呼吸順暢了,聲音不啞了,喉嚨不痛了。覺睡飽了。電腦作業的勞務減少了。
會是一個特別不一樣的光州嗎。
然而目前,最暢快的事,就是向著住處附近大大的斜坡奔跑衝下去。








0620
很沒來由的,給了自己一個新的任務。 聽起來很無趣,但似乎是自己獨居時都沒有實行過的任務。
每天好好吃飯,一天去探索周遭的一間餐廳。
也剛好紀錄成很像日記式的食記,每天回報到家庭群組。
想想關於吃飯這件事,三人以上的場合似乎是種消耗,而獨食是最自在的。
某方面來說,一起吃飯這個行為,或許也不是可以輕易而為的。
而每次在不同城市,也都會養成一個屬於那個城市生活的靈魂食物,會不斷重複採買,重複吃,不會膩。











0622
駐村地算是個被大自然圍聚的地點,也正因如此,居住環境也會有蟲蟲危機。
雖然很失禮,但蜈蚣,對我而言,是個毛骨悚然的生物,帶著咖紅色調,生動的腳,極旺盛的活動力,靈活的曲線。
在近視的朦朧視線下,看見蜈蚣從洗手台排水孔延伸出的身體,是很奇異的。抽離來看,也有些像老電影的畫面。或許是黑白電影。
而我還是比較樂見在樹叢裡的貓鄰居。


0814
很神奇地,在駐村即將結束之際,看光州的眼光好像完全不一樣了,好像特別是因為在這裡的人,讓短短兩個月的光州變得像某種故鄉的存在。
其實不年輕了,在這裡的第二個月接收到了太多來自各方的善意,有點像是巨型嬰兒一樣被照顧。
也時常來不及餓到,就一直有食物遞過來。而在被發現很能吃之後,似乎連消化的時間都來不及了。
即使是一個到哪裡都像圈外人的性格,好像也平穩地有了可以容納自己的空間。
第一個駐村在這裡,似乎真的是件非常幸運的事。
其實我也沒想過,我會如此頻繁的跟許多人一起吃飯,一起在客廳閒聊,一起出門看展覽,一起去溪谷。
......還有很多要被記錄下的,只是要等過一陣子才能好好補上。











